1月~3月,我国小口径地方税收完成3703.56亿元,同比增收110.92亿元,增长3.1%,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大口径地方税收完成6193.93亿元,同比减少90.6亿元,下降1.4%,增速同比回落36.1个百分点。
小口径地方税收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资源税、烟叶税以及属于地方的印花税收入,即地方税收入,共涉及11个税种。
大口径地方税收包括小口径地方税收以及地方按比例取得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享收入,共涉及14个税种。
分月看,受第一季度部分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企稳影响,小、大口径地方税收均呈现出降幅逐月收窄态势。1月、2月、3月,我国小口径地方税收同比分别下降3%、0.6%和增长16.3%,大口径地方税收同比分别下降8.5%、增长1.0%和9.2%。
从今年第一季度分月地方税收变动态势看,小、大口径地方税收已呈现出逐月回升态势。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5税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小口径地方税收实现低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1月~3月,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5税增速分别为169.1%、120.8%、32%、29.8%和17.7%,这是中央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陆续实施,部分地方税制改革措施逐步落实以及强化征管、调整收入进度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此外,1月~3月,烟叶税收入的爆发性增长,应是部分地区去年应入库的税款到今年1月份集中入库的结果。
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逐月止跌回升,是大口径地方税收降幅收窄的主要动因。
1月~3月,地方分享增值税、所得税收入同比减少201.52亿元,导致大口径地方税收同比下降7.5%。分月看,1月、2月、3月,大口径地方税收同比分别下降8.5%、增长1.0%和9.2%。这表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发挥作用,宏观经济已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
1月~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1%,增幅同比回落11.3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点;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去年11月、12月,分别为38.8和41.2,今年1月、2月、3月,分别为45.3、49和52.4,呈连续回升态势。这些迹象表明,制造业去库存化工作已告一段落,受外需影响最严重的制造业最困难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受此影响,1月、2月、3月,地方分享的增值税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8%、3.6%和0.5%,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4.8%、增长4.7%和13.5%.